飞碟说第34期视频:《国人阅读习惯报告》优酷视频在线观看。古语有云,三天不读书,智商输给猪。半月不读书,必成大老粗。小时候,喜欢看书,那会儿也没快播,性启蒙全靠小黄书。鸡鸡向上的年代里,《废都》是黄书,《寻秦记》是黄书,就连民族史诗《白鹿原》,也是黄书。我想起那些年被老师没收的小黄书,那是我逝去的青春。注意:1分35秒处惊现《少妇白洁》。
飞碟说:国人阅读习惯报告 文字版台词
“两毛钱”“两毛?你有木有搞错啊,我这里有语文,有数学,还有外国文学,知音读者,哎哎哎~~ ,你看,这儿还有一本83年的≤故事会≥呢,最起码也得五毛吧。”“滚!! !”
古语有云,三天不读书,智商输给猪。半月不读书,必成大老粗。近日,“全民阅读”被列入了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,这是继“不经常回家看父母就违法”后,国家再次拯救“中国民族传统美德”,以后,你不读书,估计就得判刑,只能入狱捡肥皂啦。
早在两年前,中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,就已越居全球第一。到2012年,全国共出版图书41.4万种,图书总印刷量,达79.25亿册。以一棵树能做125本书计,中国出版界砍伐了整整6千万棵树。截止到去年,全国出版销售总额,达693.59亿元人民币,而历年图书的累积库存,竟高达884.05亿人民币,这相当于亚洲首富李嘉诚的一半家产,能建4万所设备完善的希望小学。
出版市场盲目求高,阅读市场却持续委靡。据世界阅读调查报告,中国每人每年阅读量,仅为4.39本,远远低于俄罗斯的20本和以色列的60本。以每本书20万字计,国人每天的阅读量只有2400字,仅当于17条微博。据手机QQ调查显示,有40.7%的人,喜欢读流行小说,25.6%喜欢读世界名著,8.3%喜欢读成功励志类的鸡血之作。从而看出国人的阅读状态,正如非主流爱烫头,文艺逼爱旅游,越通俗易懂,越有读者基础。世界名著,依然拥有稳定拥护者。这彰显了人们对旧物的诉求,而成功学的市场成功。则间接证明了,捞钱揽权,永远是跟活塞运动一样,最质朴的追求。
读书,自古以来,就不是件省心的事儿。从龟壳石碑青铜器,到竹间丝绸牛羊皮,作为文字载体。书籍的发展可谓惊心动魄,坎坷至极,战国时,有个成语叫学富五车,看起来老牛叉了。其实不过是五车竹简,战国时魏襄王的墓,出土过竹简古书15篇,约10万余字。装了数十车,学富五车,其实也就看了一本≤故事会≥吧。竹简太重,捧本书跟举哑铃似的。于时,帛书粉墨登场。刺秦王的荆轲,他带进咸阳宫的地图,就是帛制的。帛,也就是丝绸,贵得离谱,汉代一匹缣,值330斤大米,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,因为压根买不起。东汉有个太监叫蔡伦,你们懂的,感谢他,让全世界的屌丝,都过上了废纸的好日子。三国时期,曹操截获汉献帝的衣袋诏之后,使血书风潮盛行。到了北宋,倒霉的宋江,却因在墙上写字,差点招来杀身之祸。宋朝为防止军人、囚犯逃跑,往人脸上刻子,走到哪都是本活体书,那轻舞飞扬的宋体字,是秦桧发明的。而老冤家岳飞同学,背上顶着斗大的“精忠报国”,也算最早的QQ个性签名。古人讲究案头读书,正襟危坐,非常用功的人,才会在马上,枕上,厕上读书。这基本等于头悬梁锥刺股。
如今,阅读载体变了,马上,枕上,厕上,却成了手机阅读的最佳场所。一本正经桌前读书,则更像个怪物。据手机QQ调查,40.3%的国人接触过电子阅读。其中38%习惯在睡觉前和起床前阅读,15%习惯在厕所阅读,10%习惯在上班路上阅读。电子阅读,让获取信息变得轻松,也让分享变得快捷。你看见了≤金瓶梅≥的未删节版,一键分享给我。我找到了≤花花公子≥的精华版,悄悄发送给你,省事儿又省钱,省下来的快递费,积少成多,日后还能一起做个大保健呢?
读书,不是让你升职加薪,出任CEO的捷径,也不能保你迎娶白富美,登上人生巅峰。为了颜如玉,黄金屋,你拿青春做赌注,读完N袋书后才发现,原来爹比书更有用处。但读书,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,在喜欢看书的人眼里,墨水满满的肚子,其性感程度,不亚于风情满满的胸脯。

飞碟说:国人阅读习惯报告 背景音乐
片尾曲:beyond 不再犹豫
开头背景音乐:英雄的黎明,日本的横山菁儿创作的背景音乐,很多电视里都有,游戏里也有。古天乐版的神雕,三国志游戏,浪客剑心等等,武侠类的都通用,蛮好听的
视频中有以下几个观点:
(1)当前互联网时代中国人的阅读量为4-5本,远远少于排名第一的以色列(60多本)。
(2)人们往往阅读的都是一些休闲类的书籍,而且阅读都基本属于浅层次阅读。
(3)人们的阅读呈现出碎片化,人们往往在途中、厕上、车上等地方看书。而人们也直接由直接观看纸质转移到移动阅读终端。
思考:互联网是不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?毒害了阅读还是促进了阅读?
嘀嘀打车
我最喜欢中英文混合的 我觉得很幽默啊 你们能行么
这个好长知识
你这么吊,华健知道吗?
为毛不让全屏呢,我就想不明白了,其实网站还是不错了,收藏了...